“溉樸”春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化
-高產高效田間示范田總結報告
摘要 風砂土類漏水跑肥、跑風怕旱,養分含量低。通過滴灌施肥措施,進行全生育期養分水分調控,有可能最大限度滿足地上部群體的水分養分需求,實現高產與養分水分高效的協調一致,在管理措施上解決了風砂土漏水漏肥的問題。為了在砂土區大面積推廣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并增加農戶對水溶肥的認識和應用,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與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和深圳溉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于2013-2014年在梨樹縣林海鎮風砂土區開展了滴灌水肥一體化的示范田工作,通過田間示范對比,驗證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及水溶肥在風砂土上的增產效果,為大面積推廣使用滴灌水肥一體化及正確使用水溶肥提供科學依據。結果表明:在本示范項目中,示范田產量平均增加23%,平均增加收益為1278元/公頃。
關鍵詞 風砂土;春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化;“溉樸”水溶肥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地處著名的“黃金玉米帶”及周邊。梨樹縣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風砂土面積有480837畝,占全縣土壤面積的7.62%,其中耕地208446畝(13896ha),占全縣耕地面積的5.94%。主要分布在梨樹縣西部和西北部地區。風砂土類漏水跑肥、跑風怕旱,養分含量低。風砂土耕地產量的高低已直接影響著當地糧食產量的穩定和提高。
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將水肥緩慢、均勻、適量、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浸潤到根系最發達區域,使根系活動區的土壤保持最佳含水和營養狀態,滿足作物的需水需肥要求,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目前,滴灌水肥一體化缺乏技術指導,水溶性肥料市場混亂,這種情況直接影響了該項技術的采用率。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于2013年開展了沙土和黑土兩種不同土壤上進行了示范,取得顯著的增產效果。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加速農戶對水肥一體化技術及玉米水溶肥的認識和采用,2014年中國農業大學梨樹科技小院科研團隊繼續與深圳新化正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在吉林梨樹縣林海鎮4個村開展了“溉樸”水溶肥的示范項目。
本示范項目采用農民習慣和滴灌水肥一體化施肥管理對照,通過實地示范田和對照田的生產情況,掌握滴灌水肥一體化的使用技術,了解“溉樸”肥料在滴灌水肥一體化管理模式下在風砂土上的增產效果,為農民選擇水溶肥和大面積推廣使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示范田基本情況與管理方法
示范田分別布置在林海鎮的長豐村、順山村、夏家窯村和雙山村四個村。其它田間管理方式與當地春玉米高產高效管理模式相同。

表1 示范田的基本情況
1.2 示范田設計
示范田設置采用農民習慣與滴管施肥管理對照。其他田間管理方式與當地春玉米高產高效管理模式相同。
1.2.1滴灌系統與田間布置
試驗地采用寬窄行種植。
滴灌系統:水源、滴灌首部樞紐、輸水管道(主管、支管、毛管等),滴水器(滴頭)4部分組成。在本實驗中,采用的注肥法滴灌施肥,在滴灌首部設有注肥系統。本示范田滴灌系統主要由地下水源、水泵、過濾系統、注肥系統、滴水器5個部分組成。
寬窄行:兩行一條滴灌管

滴管首部
1.2.2 示范田灌水時間和次數
每個示范點設置滴灌追肥處理和農民對照,農民習慣采用30%氮肥基施,70%氮肥在拔節期(6月下旬)追肥進行溝施一次性施入;滴灌水肥一體化處理自7月9日起至灌漿期將500kg“溉樸”水溶肥(29-6-15)分為4—8次以滴灌的方式追施。
表2 示范田的施肥情況
滴灌追施“溉樸”水溶肥
 
示范對照
1.3 示范期間氣象情況
2014年示范期間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發生干旱。7月份50年平均降水量是168mm,今年的為58mm。
圖1 2014年示范田降雨狀況
2 示范結果:

圖2 滴灌施肥(溉樸)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砂土地上,等量的氮肥施用情況下,滴灌水肥一體化處理相比于農民習慣,顯著增加了玉米的產量,長豐村、雙山村、夏家窯村和順山村示范田交農民習慣分別增產2340kg/ha、2503 kg/ha、1830 kg/ha和3425 kg/ha,增產21%、23%、18%和33%。其中最高的增產3425 kg/ha,產量增加33%;最低的增加1830kg/ha,產量增加18%,平均增產2524kg/ha,產量平均增加23%。
長豐村周陽

順山村許鴻飛

夏家窯村付國興
示范效果對照(左為農民習慣,右為滴灌對照)

3 經濟效益分析

表3 滴灌施肥(溉樸)經濟效益分析
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砂土地上,滴灌水肥一體化處理相比于農民習慣顯著增加了玉米的產量的同時,經濟效益也在增加。從成本投入上滴灌水肥一體化較農民習慣增加了滴灌設備費用和人工安裝費,共計2500元/ha/年,水溶肥的價格高于常用化肥,化肥投入平均增加2480元/ha.
四個示范田滴灌水肥一體化處理下分別增加收益916元/ha、1086元/ha、-608元/ha、3720元/ha,其中最大滴灌施肥增加收益3720元/公頃,平均增加收益為1278元/公頃;其中夏家窯村(農戶三)除去滴灌設備投入較農民習慣收益低-608元/ha,增產的幅度跟玉米品種以及田間管理有很大關系,所以也造成最終收益的不同。
4 小結與討論
在砂土地上采用“溉樸”水溶肥滴灌施肥,都具有很大幅度的增產效益。在本試驗示范中,產量平均增加23%,平均增加收益為1278元/ha。通過經濟效益對比分析表明,由于滴灌水肥一體化增加了滴灌設備成本和水溶肥成本,在玉米品種選擇以及田間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出現較農民習慣收益低的情況。所以,在采用該項技術時,良好的技術指導是前提,管理的到位率是關鍵,選擇正確的水溶肥也非常重要。
水肥一體化是發展現代農業重大技術,在技術途徑上,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解決了水肥供應問題,沙地、河灘地、坡地等都能成為高產的好地。加快滴灌水肥一體化的推廣速度,提升科學種田的水平,把滴灌施肥和田間管理等有機結合起來,對挖掘糧食增產潛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重要意義。
5 紀實
今年干旱缺水,該項目取得了顯著的增產效果,除了對照田以外,相比與其他干旱地塊增產最高達到10000斤以上。后期我們在當地組織了多次現場觀摩會,也開展了多次水肥一體化培訓會,擴大了示范效果的宣傳。示范戶周陽和許鴻飛都獲得了梨樹縣玉米高產高效競賽活動三等獎,沙土地要達到高產離不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
6 致謝
感謝深圳溉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對本項目的大力支持;
感謝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對本項目的大力支持;
感謝中國農業大學梨樹科技小院的同學全力支持。
2014年9月份(林海鄉雙山村現場會)
 
2014年9月林海鄉農業站(技術培訓會)

(左:中國農大博士,伍大利;右:深圳溉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月茹)

(從左往右分別是示范田農戶、林海鄉農業站站站長、深圳溉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王月茹、大禹節水公司常生壽、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研究生伍大利)。

|